目前分類:索引 (1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英雄之旅 Ted 介紹(中文字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hk4N9A0oCA&t=208s

詳細說明(英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eNun-x_s2Y

 

文章標籤

bigmur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零秒思考力實踐篇
閱讀前提問
  • 「零秒」思考力,如作到?作到有什麼好處?
  • 實踐篇?前一本書是.....
閱讀中提問
  • 程序是...
評價  
章節段落 筆記 感想
赤羽雄二YUJIAKABA
  •  
  • 看不出作者有什麼特別處!
專文推薦    
前言    
第一章 速度能搞定一切    
第二章 提升工作速度的8個原則    
第三章 提昇思考速度的具體方法    
第四章 將速度與效率提升至極限的訣竅    

 

bigmur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六妙門
閱讀前提問
  • 修與證
閱讀中提問
  • 暫無
評價  
章節段落 筆記 感想
緣起
  • 天台止觀想要成就,不但要深入教理,還必須有實際下手做功夫的方法。
  • 先了解後試行。
前言
  • 六妙門共分為十章,這十章分別說明:隨修六門—數、隨、止、觀、還、淨中的任一門,皆可證得涅槃。
  • 只有實證才知道。
第一講 六妙門簡介、釋題
  • 四部止觀學習順序:「天台小止觀」修習止觀的二十五個前方便-->「六妙門」-->「禪波羅蜜」-->「摩訶止觀」。
  •  
 
第一章 歷別相對諸禪定六妙門    
第二章 次第相生六妙門(修數)      
第二講 第二章 次第相生六妙門(修隨、止)    
介紹五根本氣    

第三講

問題發問與回答    
第二章 次第相生六妙門(修觀、還、淨)    

第四講

第三章 隨便宜修六妙門    

第五講

第四章 對治六妙門    

第六講

第五章 相攝六妙門

 
   
第六章 通別六妙門    
第七章 旋轉六妙門    

  第七講

第八章 觀心六妙門    
第九章 圓觀六妙門    
第八講 第十章 證相六妙門    

 

文章標籤

bigmur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0創業
閱讀前提問
  • "0"是指什麼?沒有資本還是沒有什麼?
  • 如果是沒有資本是怎麼來創業?
  • 創業的方式與步驟又是什麼?
閱讀中提問
  • 七種創業方法「顧問創業法」、「講座創業法」、「出版創業法」、「會員制商務行銷創業法」、「製作型創業法」、「教練技術創業法」、「沙龍創業法」,要怎麼進行?
  • 個人知識如何創業?有無實例?
  • 知識落差,怎麼利用?
評價  
章節段落 筆記 感想
             
             
             
             
             

 

bigmur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藥師經 網路相關
看書前提問  
看書中的提問  
評價

感謝法師與大德,共享藥師佛修行法門。

摘要筆記 感想
經文    
  牟尼佛法流通網    
持誦好處    
       
講述    
 

太虛大師(原連結處)

摘要筆記 太虛大師 藥師本願經講記

   
         
         
         

 

文章標籤

bigmur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術論文寫作指引 從字句到結構
看書前提問
  1. 有沒有一個可遵循的程序學習與練習?
  2. 寫作與論文的關係是什麼?
  3. 如何定題目?
  4. 如何寫緒論?從大到小的觀點整合縮到最後的研究主題?
看書中的提問
  • 2017.07.10 :
    1. 開始閱讀
評價 待閱讀完才知道!
摘要筆記 感想
         
         
         
         
         

 

文章標籤

bigmur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杜拉克談高效能的5個習慣
看書前提問
  1. 什麼是「高效能」?與我有什麼關係?
  2. 是那五個高效能習慣?彼此有沒有什麼順序關係?
  3. 知道了要怎麼進行變成習慣?
看書中的提問
  • 2017.06.15 :
    1. 光看推薦就覺得很有用,立刻可連結過去管理經驗,只是程序必須額外整理,如紀錄時間,沒有制式格式。
    2. 重點會出現在實例對話中,不小心看會略過。
  •  
評價 值得收藏反覆閱讀。
摘要筆記 感想
推薦導讀 成為自己職涯的執行長
  • 「五種高效能的習慣」理解與養成,以從「道可頓悟」與「命要漸修」。
  • 高效能管理者不會從任務著手,更不會從工作開始,而會從時間著手,尤其會先弄清楚自己日常都把時間花用在哪裡,是否具有生產性、非生產性或浪費時間上,更能認知每個人都是時間的消費者。
  • 高效能的第二個關鍵便是「對外的貢獻」,我們要將所有的努力聚焦於成果上,而非為工作而工作。
  • 要能聚焦於貢獻,透過貢獻才能達成四個條件:一、有效溝通,二、團隊合作、三、自我發展、四、培育他人。
  • 一位真正苛求的主管,事實上就是懂得用人的主管,他總是會先發掘一個人最能做些什麼,再來苛求他更上一層樓。
  • 如果高效能管理者真的有任何秘訣的話,秘訣就是「專注」。高效能管理者都是做最重要的事,而且一次只專心做一件事。
  • 高效能的第五個關鍵核心是「做有效的決策」。然而,決策的五要素分別為「問題的界定──邊界條件──替代可行方案──採取行動──反饋機制」。
  • 本書的論點乃建立於兩項前提:一、管理者的工作必須有效;二、人人都可以學會如何發揮效能。
  • 有了「高效能的五個習慣」領悟之後,便是「命要漸修」。
  • 實踐的有效性,必須由「決策──專注──長處──貢獻──時間」成為一套「明確、簡單、清晰、具體可操作的經營理論」反覆操練、修練、內化、昇華,這乃是一輩子的工夫,可以再造自己、回饋社會,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 先從資源最少的「時間」來看運用。
  • 得到的結果並以結果為導向。
  • 學習方式:先全盤了解五個習慣再逐步操練。
推薦文一 個人與組織的標竿
  • NA
  • 覺得這篇推薦文沒有什麼可參考的。
推薦文二 永遠啟發世人的大師智慧
  • 杜拉克雖被喻為現代管理學之父,他卻自稱是個社會生態學家。
  • 也覺得這篇不是針對這本書寫得,反而是對作者的介紹。
推薦文三 學到最佳效能的好書!
  • 以籠中松鼠玩滾輪為比喻。
  • 這篇最短但是以實例做了貼切的比喻。
序言 管理別人,先從管理自己開始!
  • 我們無法充分證明我們真的有辦法管理其他人,但我們總是可以管理自己。
  • 如果主管無法有效地自我管理,你也不可能期望他有能力管埋同事和部屬。管理有很大部分要靠以身作則,不知道如何達到工作成效的主管只會成為錯誤示範。
  • 高效能管理職者必須做到某些頗簡單的事情,包括本書將探討的一些做法,但這些做法並非每個人「與生倶來」的習慣。
  • 我沒有碰到過任何「天生」高效能的主管。所有的高效能主管都是經由學習,才變得具備高效能。他們全都必須練習高效能的做法,直到做法變成為習慣為止。
  • 公司付你薪水,就是希望你展現效能。無論你投入了多少智慧和知識在工作上,也無論你花了多少時間,沒有效能,就沒有「績效」可言。
  • 高效能的管理者很快成為社會的關鍵資源,無論對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或打拚了一段時間的職場老將而言,有沒有效能也是個人能否有所成就的必要條件。
  • 由自我管理開始,別人不是我所能管的。
  • 如果我是管理者,更要以身作則來證明。
高效能是可以學習的

提供所需的知識

會問

「需要完成的工作有哪些?」

會問

「對公司而言,什麼是對的事情?」

將知識轉化為有效的行動

發展

行動方案

負起

決策的責任

溝通的責任

聚焦

機會非問題上

確保組織上上下下都有責任感和有擔當

召開

建設性的會議

思考時和言談間

想的和說的都是「我們」,而不是「我」

  • 前兩個提問就很厲害了!
  需要做什麼?
  • 在詢問:「需要完成的工作有哪些?」後,高效能的管理者會設定優先順序,並且固守排定的優先順序。對企業執行長而言,首要之務可能是重新界定公司的使命。對部門主管而言,首要之務可能是重新界定自己負責的單位與總公司的關係。
  • 威爾許在決定未來五年要將心力專注於哪些事情之前,也會仔細思考另外一個問題。他問自己,在最需要他投入心力的兩、三項工作中,自己最適合承擔哪一項工作。然後他就專注於這項工作,其他工作則授權他人處理。高效能的管理者總是專注於自己最擅長、做得特別好的工作上。
  • 需要完成的工作清單
  • 那一項我作最合適。
  對公司而言,這樣做「對」嗎?
  • 對於家族企業的管理者而言,尤其在面對有關人的決策時。
  • 在成功的家族企業中,唯有當家族成員的表現大幅凌駕於同層級其他員工的表現時,才能獲得升遷機會。
  • 會有很多的不同觀點,既然在公司裡,就用對公司的觀點可解決思考順位的問題。
         

 

文章標籤

bigmur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待閱書籍
待閱序 書名 想閱讀原因 取得書籍方式 預計時間 實際時間 備註
5            
4 道家養生學概要 了解道家養生方式
C185310 235 4411 85 妙然樓智慧圖書館/新竹 仍在館內/2016-12-07
     
3 哈佛.慶應最受歡迎的實用談判學 口語表達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已購買   待排程  
2 NLP溝通筆記 看看日本的執行師有什麼新發現 已購買

2017/05/27

~

2017/05/30

2017/06/19

~

2017/06/30

筆記轉Blog
1 高績效經理人上課講義 避免忘記 已有 待排程    

 

文章標籤

bigmur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覺知的訓練
出處
閱讀前提問
  • 覺知為什麼重要?
  • 「覺知」要怎麼進行?有沒有前提條件?
  • 如何知道我是正確的執行「覺知」?
閱讀中提問
  • 如何排入每日的生活中?

  • 「覺知」等於知道我能看、我能聽與我能感覺??
  • 「自性」等於單純的五識??
閱讀後總結  
章節段落 摘要筆記 感想
氣脈練習;處理情緒的方法

平衡氣的方法(參考影片

(這裡再加入手繪圖,而且要分男女)


氣脈簡述(左、中、右)


白脈        男右女左        白色        負面情緒??


中脈        男女皆中        藍色        智慧氣


紅脈        男左女右        紅色        正面情緒??

  • 還是回到平衡上,先中和負面情緒再觀氣遍全身,進入寂靜狀態讓氣入中脈。
  • 或許這就是本尊修法的內含方式。
情緒與六道輪迴的關係    
  業識的種子淨化
  • 保持無二覺性讓負面情緒自己解脫,不會繼續造業(負面情緒種子不會回薰第八阿賴耶識成為業識的種子)。
  • 了解了情緒與業的關係,知道如何止,還想知道如何清?
  輪迴原因
  • 第八阿賴耶識中如還有業識的種子未清淨,會在適當時機變現出六道的景象。
  • 地獄道,相對應的負面情緒就是憤怒;
  • 餓鬼道,相對應的負面情緒就是貪婪;
  • 無明,是畜生道的種子;
  • 對應人道的是嫉妒;
  • 目空一切、貢高我慢,這個就是在薰習阿修羅道的種子、習氣;
  • 喜歡享樂,那就是在培養天道的習氣、種子。
  • 反應情緒與能量集中對應脈輪以及可能對應的六道。
  無二
  • 保持覺知不管你任何負面的情緒生起,馬上安住在無二的覺性當中。
  • 只要第六意識落入比量,全部都是二元對立;只要一生起分別心,就是二元對立。
  • 所以保持覺知,也意謂著安住在現量無分別。
  • 這我會歸結使用「第二念」。
發現覺知
  • 這沒什麼好講的,實修。
  • 將注意力回到我正在看到、我正在聽到與我正在感覺到。
加深覺知
感受、情緒與覺知融合
  • 修習止觀在坐中練習,是培養它的能力,可是最重要的還是你下座之後,你每天在忙碌的生活當中,你是不是依然可以用得上?不是說下了座之後,所有的功夫都沒有了,那表示說功夫還不夠純熟。
  • 只要我們這個做得好,能夠保持覺知的話,任何的情緒、感受生起的時候,你就會立刻覺知到它,然後看著它跟覺知一起消融。所以,我們今天練習的課程叫做「融合」,就是怎麼把你的情緒跟感受,或甚至妄念,在覺知當中讓它慢慢地消融,也就是說這些情緒跟感受,怎麼跟你的覺知融合在一起。
  • 當覺知生起,你看到快樂,然後又安住在沒有二元對立的這個覺性當中的時候,快樂也是融合在覺知當中,就消融在覺知當中。然後這個覺知的當下,它是沒有一個快樂的我,也沒有快樂的對境,也沒有快樂這件事情,全部都消融在這個空性當中,那這就是我們練習的重點。
  • 希望還有更細一些的說明,看來還是要靠自己練習與紀錄。
  • 紀錄方式就用 NLP 感官紀錄。
覺知煩惱

 

 
  煩惱原因
  • 煩惱的來源就是以為有「我」,為什麼會以為有我?因為無明,不明白那個無我的道理,所以才以為有一個「我」的真實存在。
  • 有「我」就會生起貪瞋癡,那生起貪瞋癡等等的煩惱就會造業,造業的結果就是輪迴,不斷不斷地接受果報。
  • 無明如果沒有破,要真正的斷貪瞋不是從根本解決。
 
  解決建議
  • 我們先對治比較能夠察覺的。
    • 有關於貪跟瞋,用覺知的方法來把它觀破,讓它回歸到我們的本覺當中。
    • 菩薩還有四十一品無明,所以它是比較後面的階段,慢慢去把它破除。

 

 
  以覺知的方式排除煩惱,以貪欲為例
  • 當貪欲生起的時候,我們怎麼用覺知來觀破它。

  • 只要離開本覺,貪欲就會生起。因為離開本覺,馬上就落入二元對立,馬上就有能貪的我,還有我所貪的對境,這就是二元對立。

  • 二元對立怎麼來?就是你離開了本覺,馬上就有二元對立,就是我們之前所說的比量,你沒有一直維持在現量無分別的狀態,就落入那個比量。所以我們只要離開我們的本覺,馬上就落入二元對立,而有能所的差別。

  • 保持覺知,安住在沒有二元對立的覺性當中,因為你一離開覺性,你就落入二元對立,所以我們現在就是回歸那個本覺當中就對了。

  • 所以,我們就只要看那個貪欲的本身就可以了,當貪欲生起的時候,你就看著貪欲,讓它回歸到你的本覺當中,回歸到沒有二元對立的本覺當中,你會發覺貪欲就跟你的覺知一起消融在你的本覺當中了。

 
綜合練習            
看虛空            
觀心間明點            
明點即是本覺            
             

相關摘要筆記:

 

文章標籤

bigmur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卡內基教師手冊
看書前提問
  1. 卡內基是如何培養講師?講師在上課有什麼要求?
看書中的提問
  • 2017.03.04 :
    1. 除了書中的發現,讓「講者說他自己親身經歷的事」另外在回饋學員上,是否也是以找出「他人的優點」為前提?
    2. 只有書面資料,看起來是不夠的,還是要實際上課才知道。
  • 2017.02.28 :
    1. 原來是從歸屬與自我確認來呈現一個講師特質,只是如何整理出核心的自我認同與企業歸屬價值?同時要呈現在自己的行為上?
  • 2017.03.25:
    1. 如果參加徵試,考官會怎麼對考生評分?
      • 是對人有興趣?
      • 正面的積極鼓勵?
    2. 如何利用我已有?來加快與增加通過考試機會?
      • 使用NLP假設前提,「找尋背後的正面意圖」,就此給予回饋。
      • 保持三位人稱的「你」位置(Meta-Coaching前段)。
      • 提供「我」發現與建議(Coaching後段),在充分理解「你」之後。
評價 可以看看,最好直接去報名上課
摘要筆記 感想

前言

  • 我竭誠的希望每一位講師都能本著良心
  • 上過卡內基的人際溝通班以為只是在行為層的改變而已,看起來真正是在自我認同層的改變。

講師守則

  • 我成為一個講師所深信的原則
  • 與前言同,不只是價值觀的校正,是到個人的自我認同。

講師倫理

  • 講師行為規範
  • 這是必要的規範,而且要求成為表率。

開辦這個訓練的源由與經過

  • 想幫助人們解決兩個人類最大的問題
    • 第一:克服恐懼,建立自信
    • 第二:改善人際關係一與人相處得更融洽和諧
  • 人際關係的訓練、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因為它多半真的是那樣。

  • 一旦人們不再畏懼且擁有自信時,他們的天地將更寬廣,視野無限。

  • 此訓練的主要目的不是訓練學員作公眾演說,而是幫助他們在團體中培養自信,我們有了這種認識,才能體會到此訓練與一般大專院校的演說課程之迥異。我們從未嘗試傳授有關演說的學說理論。然而我們有意培養演說能力,再深一層講,我們是培養尋求勇氣的能力。
  • 藉著團體表達來協助學員建立自信,我們務必認清此訓練中,絕不容許任何講師藉由指出學員的缺失來表現自身的優越。
  • 作講師的人,能啟發成年人認識到他們自身不容懷疑的力量
  • 有點懷疑動機是否僅想解決人的兩大問題?
  • 不過,講自己切身的事,確實會很生動勝過背稿的演講。

戴爾•卡內基基本教學理念

  • 不論學員作得多糟糕—即使他們緊張到只能喃喃吐出半句話,我們還是應該恭喜他擁有一千個人中只有一位才有的勇氣,來改進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也就是他自己。
  • 其實找出人的背後善意動機外加真誠的讚賞,一定就能打開溝通的關鍵。
  讓學員凱旋而歸
  • 從經驗中我知道一個人要學習新而難的技術時,一句小小的讚美會多麼有幫助且具激勵性。
  • 請永遠記住,初學者是在嘗試作一件他們看來無望的任務。一旦他們有了些許的進展,他們就渴望得到讚賞與鼓勵。
  • 所以這裡有兩個假設:
    • 新手需要讚美,這點讚同。
    • 只是假設學員是新手,我真的有點懷疑會給講時什麼樣的建議?
 

幫助學員運用「有效表達」的原則

  • 我可從來沒有公眾演說的天份,面對群眾我一向害个白又羞於啟齒。
  • 又是一個認為學員表達能力不佳的判斷。
  • 看看「卓越表達力」裡面有什麼?
 

勿忘訓練的主要目標

  • 說話一點都不困難。事實上那很容易,只要演說者說的是他們親身經驗過的主題──並忘卻自己正在「演說」。
  • 幫助學員:
    • 克服恐懼、培養穩重、勇氣與自信
    • 培養贏取友誼與影響他人的能力
    • 培養對個人與團體有效溝通的能力
    • 拓展視野、培善新的興趣與熱忱
  • 「說自己的經驗」這應該是卡內基歸納的準則,一切都是由此開始。
  • 所以背後的假設原則已經可以抽取出來,就是說你最擅長的事。如果再用NLP展開這部份就可有用不完的資源,只要你知道如何發現與類比就可以。
 

卡內基教師手冊 強調重點而非小節

  • 瑪麗亞•安德遜說過:「我唱歌時,我希望人們看到我的內心,而非我的面貌。」
  • 學員演說時,他們希望人們能看到他們的內心──而非注意他們的呼吸、姿態、怎麼站立或怎麼發音。
  • 感動,來自自我內心真誠的表達。
 

幫助學員選擇合適的題材

  • 一個短講或一本書的精華永遠是情緒。
  • 情緒的溝通並無教條可循。它是由演說者內心自發出來的。我們作講師的應該幫助學員,選擇他們感受深刻並很渴望表達的題材。然後,我們應該讓演說者以他獨特的個人風格來表達。如果演說者講得很有意思,而聽眾完全沒有注意到他的言詞、手勢或聲調一又何必為這些細微末節傷神呢?
  • 還是覺得 NLP 的後設模式與後設程式最有用,特別是在「挖掘」這部份。

卓越的講師

  • 講師進步檢核:
    1. 渴望成為卓越講師
    2. 幫助別人
    3. 按照自我成長的長程計劃去做
    4. 充分準備每個講次並評估自己的教學情況
  • PDCA之外,「渴望」
 

成為卓越的講師

  • 條列很多項
  • 用心前準備 >> 專心上課 >> 事後評量
 

你必須渴望成為卓越講師

NA NA
 

你必須有一股燃燒般的欲望想幫助別人

  • 「卓越表達」小冊子
  • 無所求的想幫人
 

你必須按照長程計劃去作

我應該如何改進自己…不斷改進自己—直到我成為一個真正卓越的講師。
  • 長期的改善計畫
 

長年不斷的準備

  • 反覆閱讀:
    • 講師手冊
    • 學員手冊
    • 成功小冊──卓越表達
    • “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藍書
    • “如何停止憂慮、開創人生”紅書
    • “成功有效的團體溝通”綠書
  • 一有機會就去聆聽專家的演講
  • 舉辦非正式的聚會
  • 觀察其他講師教課
  • 請求以下人士的幫助
    • 另一位講師
    • 負責人
    • 你的配偶
    • 畢業學長
  • 其他:
    • 研讀文法、字詞用法和增加字彙的書籍
    • 研讀畢業學長手冊
    • 參加畢業學長訓練
    • 把有啟發性的書訂出一張閱讀計劃表
  • 同上
 

為每一講的準備和評估

  • 研讀:
    • 課本所說的你要教的內容
    • 講師手冊,有關該講次的內容部份
    • 特別適用於這一講的小冊子──例如「成功小冊 - 卓越表達」用於頭三講
    • 為你要教的這一講指定給學員閱讀的資料
    • 講師信條和倫理規則
  • 休息
  • 下課後檢討教學情況:
    • 學員談話
    • 跟畢業學長開會
  • 分析你的教學情況:
    • 我是否堅持所有的演講都要講一個他掙得資格來談的題目?
    • 我是否讓他們作「溝通」──把他們的材料從自己的心靈傳到聽眾的心靈?
    • 我是否致力於原因──不是結果──治療病症,而不是徵狀?我是否避免評論細節瑣事?
    • 我是否準時結束?如果沒,那是為什麼?
    • 我對於給恐懼的學員建立勇氣和信心是否盡了力?
    • 我教課時是否滿懷興奮?
    • 我覺得教得很愉快嗎?如果不是,為什麼?
    • 每個人離開教室時,是否覺得精神和情緒高昂?
    • 每個人回家時,是否增加了信心和勇氣?如果不是,那是誰的責任?」我是否浪費時間談論自己的事?
    • 我有沒有激發每一個人,使他想要繼續改進自己?我做得十全十美嗎?
    • 我是否對一些完全不重要的瑣事作評語?
    • 我有沒有幫助學員改進,使他們回到座位時,眼睛「都閃閃發光」?
    • 我是否明白,如果我讓學員注意不重要的瑣事,那對他的害處會遠遠超過好處?
  • 有什麼有趣的發現?
  • 請別人幫忙你改正缺點  幫助你自己
  • 在自我發展上盡量「推銷」你自己
  • 做許多卡片來提醒自己的錯誤
 
 

如何在課外幫助學員

   
       
     
     
     

 

文章標籤

bigmur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脈輪與修行
出處
閱讀前提問
  • 想知道脈輪與修行的關係
  • 再者想知道如何開發脈輪
  • 最終想知道脈輪開發能得到什麼?
閱讀中提問
  • 如果發覺反應行為落在下三輪,要如何提昇?(用覺知訓練,有三階段)
總結
  • 就是要無念讓能量往上走,不是卡在某個脈輪上,這要靠「覺知」-->「無念」。
  • 續看「 覺知的訓練 」,看看是如何維持「無念」讓脈輪暢通。
章節段落 筆記 感想
修行與脈輪的提昇
  • 落在下三輪(海底輪、密輪、臍輪)動物本能求生存:

    • 飲食的貪

    • 囤積的貪(含佔地盤、掌控別人)

    • 傳宗接代

  • 故須對治:

    • 能量已經到達了心輪,那個時候你才可能去愛;想要保持覺知,了了分明,那你的脈輪就一定要到眉心輪。

  • 提昇方式,覺知的訓練,我們也是從最粗的開始,就是身體(四念處)。

    • 訓練覺知的第一步,就是從身體的動作來觀察;

    • 再進入第二個階段,去覺知你的感受,那個就比較微細了,就是每一個情緒生起來的時候,你必須要很清楚的覺知它;

    • 第三步還要繼續去追那個情緒是從哪裡生起的。

  • 單一個「貪」就落入下三輪,有得修行了!
海底輪(食物與修行的關係)    
 

就是貪吃,怎麼辦?

  • 我們必須要先延續生命,才能夠從事修行的事情,可是我們怎麼利用這個生存的基本條件,然後來提昇我們修行的功夫也好,或者是提昇我們那個靈性的力量,就是生命本自具足的德能,我們怎麼去開顯它,那個是我們修行的目標。
  • 所以,修行最初、最重要要把握的就是,要了解自己的狀況,真實面對,絕對不逃避,也不隱藏,不要做表面功夫,不然你修行一輩子,做的都是一些看起來很有修行的樣子,但是內心充滿了貪瞋癡。
  • 大部分的人都沒有看清楚自己,他就是循著佛陀的教誨,那個理論,應該怎麼樣,他就希望他是那個樣子,然後他就忽略他真實的樣子,所以真實的樣子跟理想的樣子,往往差距很大。
  • 當我們的現實跟理想有差距的時候,我們會形成焦慮,然後害怕,會有很大的壓力,這個都對我們所謂的脈輪有很大的傷害,因為你越焦慮、越緊張、越恐懼,你的脈輪就是能量越沒有辦法流暢,它就是整個僵化掉了,然後也沒有辦法提昇,因為你永遠沒有解決你的問題。
  • 就承認自己喜歡、想吃,接受現在的自己。
 

食物的影響

  • 當我們吃得太多,或者是不純淨的食物之後,我們會昏昏欲睡,這時候你所散發的磁場,就是很昏沉,然後很沉重,因為你的呼吸也不順暢了,然後你的氣脈全部都阻塞了。
  • 當有意識到食物對自己的影響時,我可以怎麼作來改變?
 

如何選擇吃的食物?

  • 吃純淨的食物,還有自然的食物。
  • 那什麼是自然的食物呢?就是水果、蔬菜、堅果類的......等等,就是你吃下去之後有飽足感,就是你會覺得很滿足,不會再想吃了,這種東西都吃不多,這個是自然的食物。
 
 

食物與第一輪海底輪及第四輪心輪關係

  • 當我們充滿愛跟慈悲的時候,我們很自然的就減低對食物的欲望,這個才是從根本下手。
  • 所以我們還是主張從根本修,從心下手,讓我們心充滿慈悲,那對飲食這個執著,這個貪著,很自然的就沒有了。
  • 說穿了,慈悲心。
  • 只是好奇,是不是同從屬等級一樣,可以用上層脈輪來影響下層?
密輪(性的提昇)    
  輪迴與性輪 輪迴也是性的連結,所以它也形成了一條輪迴的鎖鏈。所以如果我們性的脈輪一直不能昇華,你不管怎麼樣修,千百萬億劫修行,也不能跳出輪迴,為什麼?因為你「性」一直有過去、現在、未來的連結 ,你沒有能力去切斷它。
  • 那要怎麼解決?
  怎樣修行超越輪迴 每一念都是當下的存在,現在,當下、當下、當下,這樣就可以切斷過去、還有未來的連結。
  • 原來利用當下念頭,不在過去與未來。
  脈輪特性 除了頂輪之外,其他六個脈輪它都有兩個出口。
只要是生理上的自然的流動,都是向下;你靈性上的追求,心靈的提昇,它的流動是往上流動的。
我們的能量如果能夠提昇到喉輪的話,就已經沒有男女相。
  • 原來順著生理本能脈輪會向下走,順著覺性就會向上走。
  未證前的修持方式 靠覺知的功夫了。我們之前講到,你先從觀察你身體的動作來練習你的覺知,因為動作比較粗,你容易觀察得到,那這個覺知要一直訓練到你成就為止,其實就是訓練一個覺知的功夫而已。你看佛,就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就是覺知到了頂點,完全圓滿的覺悟了。
怎麼知道我們覺知的功夫有沒有進步呢?很容易觀察,就看你下意識的動作有沒有減少?所謂下意識,就是你不用保持覺知。
  • 說來說去,還是要先學會「覺知」。
  下三輪作用時的應對 當你有欲求生起來的時候,不要迎向它,也不要排斥它,叫做不迎不拒。不要馬上急著要去完成它的欲求,也不要壓抑,不要排斥它,或者是鄙視它,認為它是罪惡的,沒有,它是生理很自然的現象,你身為人,它就是有這個欲求,只是我們修行,看要怎麼樣來超越它,這樣而已。所以你不用排斥它,不迎不拒,很輕鬆的看著它,保持覺知,它等一下就消失了。
  • 沒什麼秘訣,就只有練習到成為身體的一部分。
臍輪①    
  情緒與臍輪
  • 情緒是從哪裡生起來的呢?它就是從我們腹部──臍輪。
  • 先從腹部有輕微的振動,然後慢慢地擴大。
  • 如果我們覺知力夠強的話,我們會在它剛剛開始振動的時候就已經覺知了。
  • 第一次聽到情緒的起源是胸口(黃庭),所以有個黃庭禪。
  • 現在又多了個肚臍下三吋,大概要很厚實的覺察能力吧!
  相關情緒
  • 忿怒,是一種反抗別人的一種很自然的情緒,也是為了保護自己。
  • 暴力,是要免於自己受到別人的暴力而有的,很自然的一種情緒反應。
  • 有情緒,沒有去超越或昇華,就會一直停留在這個脈輪,就是說你的修行不會進步,那你一輩子就是被這個情緒所控制,沒有辦法達到進一步的解脫。
  • 情緒不能掌控等同脈輪不能掌控,難怪修行沒進步。
 

超越情緒

了解佛法所謂的無我、空性的智慧,既然沒有一個「我」,那我就沒有什麼要反應的。

  • 沒那麼厲害,但可以用拉長的時間線。
臍輪②    
  欲望與脈輪

欲望會讓脈輪緊張。只要心裡有渴求,脈輪立刻開始緊張,有欲求,有渴望,脈輪就緊張。

  • 讓自己自在吧!
  放鬆脈輪

接受你的欲望,不要試圖消滅你的欲望,因為「想消滅欲望」,本身就是欲望,這樣欲望只會愈來愈多。

什麼也不必做,只要很輕鬆的跟它在一起,接受所有的欲望,一個也沒有放過,全盤接收,和它和平相處,會發現無量劫以來的欲望,一個一個的自行瓦解,什麼都沒有做,就是這麼簡單!

所謂的回歸自然,就是要脈輪通暢,自然就是很簡單的過生活,餓了就吃飯,然後想散步就散步,悠悠哉哉。

  • 感覺是「了知我有這個欲望」
  • 還是回到不拒不迎,但卻是全然的「覺醒」知道自己的欲望與身體要什麼?
  簡單修行

修行本來就不是很困難的事情,只要方法對了。大部分學佛修行的人都很緊張,就是因為他有一個「佛」的目標,希望成佛的目標,希望達到無欲的目標,希望解脫開悟。本來這個願是很好,可是不要把自己弄得這麼緊張,了解自己的欲望是多生多劫帶來的,非常自然,本來就有,只是學習怎麼去跨越它就可以了。

  • 沒搞懂次第,妄想要高深的修行法門,一切還是重基礎來。
臍輪③    
  思考前說
  • 什麼事情需要決定,就是多方的取捨、抉擇、分析,這樣好呢?還是那樣好呢?所以思考是二元對立發展的開始,一切的二元對立都從思考來的,屬第六意識的比量。
  • 因思考要得到一個結果,所以開始有了是非、善惡、對錯。
  • 還是在下三輪
  脈輪與思考關係
  • 善於思考他思考的方式會發展成為覺知,這樣脈輪就不會緊張,因為覺知是現量,所以為什麼修定很重要。
  • 修定就是保持我們第六意識的現量無分別境,你第六意識讓它一直保持無分別的狀態,讓你的心不斷不斷地寧靜沉澱下來,那答案不用想,它自己就會出來,那個就是智慧。
  • 第六意識比量你能夠轉成現量,就是從第六意識的分別轉成妙觀察智。
  • 如一直是比量,會讓脈輪緊張,得不到好的答案。
  • 原來「洞見」可以這樣來。
心輪①    
  心輪的愛
  • 愛好像呼吸不可能停止,沒有任何條件、責任,沒有任何關係。愛是內在的狀態,隨時都有,跟呼吸一樣,不可能有剎那間斷。
  • 真正的愛,它會擴展到每一個人事物的身上,即使沒有對象還是有,一直都在,它比較接近佛家講的慈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 一心不亂的全然知覺。
  • 試試看用心錨來安住。
  心輪阻塞
  • 心中沒有愛,脈輪是緊張的,只要能慈悲,愛跟慈悲,那你的心輪永遠是敞開的。
  • 心輪最主要壓力,就是混亂。只要思想混亂會互相矛盾,沒法跟自己的心妥協,再加上別人再來亂,我就更亂了。
  • 也許作不到慈悲,至少先專注聽別人說話而且不帶分別。
  解決混亂
  • 意解心開,心整個打開,你所有的理論完全融會貫通,全部回歸到自性當中,不再有矛盾衝突,不再思想打架,所有問題就在這剎那之間完全消融,開悟的當下是這種感覺。
  • 怎麼樣不要繼續這麼混亂?那就是不要忙著做決定,不要忙著做選擇,不要這麼快就讓自己歸類。
  • 當心是放輕鬆,才可以把心沉澱,把混亂思想,慢慢、慢慢地把它淨化、簡化,可以達到無念。
  • 所謂真正的神通,也是從無念之後它才開始發的。
  • 原來無念通「神通」。
心輪②    
  心輪特徵
  • 心輪遠離一切的語言文字,所以它是無聲的脈輪。
  • 要拋棄一切由語言、或者是文字,比量、第六意識分別出來的東西。
  • 實際實修才知道哪是什麼境界!
喉輪①    
  現量、比量

現量,所有由第六意識分別而起的思想。(師父靜默數秒)像剛剛幾秒鐘,大家都在豎起耳朵仔細地等,你的第六意識還沒有起作用,那個叫現量。

其它一直都在,當第六意識忙著分別時,就看不到,其實它一直都在,它不可能消失,因為它也是我們自性的作用。
 

  • 無法體會,待止觀練習得更好才知道所說是什麼境界?
  • 但可減少升起的第二念!
  覺知 比量,停止一切的比量分別,剩下的就是現量。  
  喉輪開發

作到無念,保持覺知,它馬上就到達我們的喉輪。

第六意識分別停止作用了嘛,剩下就是現量境。

  • 那就多靜坐。
喉輪②

 

 

 
  振動波與影響力
  • 從內在本質所產生的一種振動波,就是本身內在不斷生起的一種振動波。所以一個已經到達無念的人,他是一個具有影響力的人,他雖然沒有說很多的話,他只要靜靜地坐在那裡,他所產生的振動波就比思想波還要來得強。
  • 所以一個喉輪開發進入無念的人,由於他從內在不斷不斷生起無念的本質的這種波動,因此他是一個非常具有影響力的人。他也可以超越一切的二元對立,所以這個時候,他不會再受到任何一種心智上活動的影響。
  • 發現另外一種解釋,為什麼自己無法成為一個真正的講師,超越二元對立的影響力。
  開發喉輪注意狀況
  • 還沒有到達真正的解脫,一定要保持覺知,在這個喜樂之外保持覺知。只要還有這個喜樂就不對,因為這個喜樂是相對之前的那個痛苦而存在的。之前我們都是希望能夠脫離痛苦、欲望、憤怒,那現在要脫離的是自我,當感覺這個自我脫離了,他就以為他解脫了,其實沒有,不是真正的解脫。
  • 記得留意。
喉輪③、眉心輪    
  喉輪說明
  • 從二十九歲到三十五歲,是喉輪開發的最佳年齡,雖然很少人到達喉輪,只有無念跟無我的人,喉輪才能夠被開發。
  • 喉輪是跟人家分享、還有付出的脈輪。只要我們願意付出,我們的能量就不斷不斷地往上升;相反,當你一吝嗇小器,你的能量就往下走。
  • 哈哈,當詞新語愛心不夠,又不能無念之前,所說的話都是個人私利出發,所以喉輪未開發完成少說話。
  喉輪開發
  • 那從心輪往上升的這個愛跟慈悲的力量,再加上我們喉輪開發的必要條件,就是無念跟無我,這個時候能夠讓你有最好的表達力跟溝通的能力,說法也是這個時候是......
  • 因為無念這個條件就是說明你得定之後能夠開發智慧,所以你在無念當中所說的話,它是智慧的語言。能夠做到無我的話,你就不再為自己的利益著想,想的都是眾生的利益,所以這個時候說出來的話,就是完全愛的語言,慈悲的語言,利他的語言。
  • 所以在喉輪開發之前儘量少說話。
 
 

眉心輪的開發,禪宗

  • 之後要如何跨越喉輪進入眉心輪呢?這個是沒有方法的,所以禪宗是最適合這個時候來修。之前禪宗過失比優點多,可是這個時候,禪宗才用得上。你是坐在那裡,你就修你的止觀也好,還是默照禪、參話頭,不管,就是在那裡,有一天,瓶子就打破了,小水滴就融入大海了。這中間沒有方法可以說,說一定要用什麼方法,因為它已經沒有什麼次第了,也沒有固定的方式,因為每個人過去的根性也不同,習氣也不同,所以沒有一定的方法,要靠個人去領悟。
  • 了解禪宗可於眉心輪的開發。
頂輪、結語    
  脈輪的修行方法
  • 我們沒有特別說明要怎麼來修脈輪的方法,因為很多師兄在問,什麼時候才開始講方法啊?怎麼樣讓我們的脈輪轉呀轉呀?
  • 所以方法不重要,重要在你要明白原理。

    你只要了解緊張、阻塞的原因。

    • 了解這個脈輪,它到底是什麼的中心,或者是它的狀況,它管的是什麼;

    • 你要做的就是全然的接受它,然後再超越它,把它轉化。

  • 把性轉化昇華成獨身的力量才不會跟任何一個眾生產生連結,而再度落入輪迴;

  • 從憤怒、恨、暴力,轉化成愛、寬恕的力量,你那個脈輪自然就通暢了;

  • 把懷疑轉化成信任;思考轉化成覺知; >> 思想轉化成心靈洞見,放下二元對立,進入無念無我  >> 從個體性進入宇宙性  >>回歸到空無,這就是整個完整的循環。

 
  注意說明
  • 脈輪當能量通過去的時候,會產生非常微細的振動,開始活躍起來,然後慢慢地往外發展。
  • 如果這個脈輪是順暢的,就可以很順利地到達下一個脈輪。
  • 當它阻塞,這個脈輪就會吸收能量,
    • 就是說這股能量要通過這個脈輪,但是這個脈輪是阻塞、緊張的時候,它會往後退。
    • 所以這個能量往後退,附近的脈輪就會吸收這個能量,然後開始運轉,快速的運轉,產生新的能量,再度的看能不能再衝過去阻塞的部分。
  • 大部分順暢的時候,是沒有太大的感覺,只有阻塞的時候,你才會覺得那個地方好像有微細的振動。
    • 因為脈輪不是屬於我們的肉體的一部分,它是一股能量的通過,你沒有太大的感覺。
    • 那當這一世死亡,脈輪會進入到下一世,我們每個脈輪它是帶著過去世的記憶來的。
  • 所以了解脈輪的狀況,我們就不會執著在我們的身體是不是有很明顯的感覺,千萬不要把感覺放在身體上,因為它不屬於我們身體的一部分。只有當你嚴重阻塞的時候,你才會感覺某一個地方有氣感,有那個氣在裡面鑽,或者什麼,那個其實就表示有阻塞,沒有阻塞的話,是沒有什麼感覺的,這個才是正確的。所以也不要期望說我每個輪開發的時候,是不是那個輪就會在那邊轉呀轉呀,不是這樣子。
  • 想要開發脈輪,讓它的能量可以一直往上,然後通暢無阻,那個要靠什麼呢?就是靠無念。
  • 所以保持覺知,在無念裡保持覺知,這個方法是勝過於你用呼吸,或什麼其他任何方法,或練瑜珈,什麼體位法,比那個都來得有效。所以,無念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夫,然後保持覺知也是很重要的基礎。
 

 

文章標籤

bigmur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如何修行

全文連結
看書前提問

修行有很多問題,列出如下:

  • 我為什麼需要修行?
  • 我該修習什麼法門?要如何找?如何確認?
  • 再者需要老師,老師又要如何找到?
看書中提問
  • 自性清淨有什麼好處?
總結 需要一點點智慧才能看得懂
段落 筆記 感想
簡單解釋「修行是什麼?」
  • 修行只是恢復自性而已
  • 很簡單的回答,但是很難。
  現代的修行問題
  • 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上電腦就可以學很多法門,到處也都是不同的法門,這樣反而把我們弄混淆了,弄複雜了,不知道怎麼下手才好。
  • 別把事情搞的複雜,只要能讓自己的善心、悲新增長,煩惱變少,我就認為這是個好修行。
如何找「修行法門」?
  • 所謂法門,就是這些證悟者,在他們恢復了自性之後,從自性裡自然流露出來的慈悲開示。
  • 不管從哪個法門下手,就是從心性下手就對了。
  • 我們就不會把整個修行弄得很複雜,一切的法門,也就是幫助我們恢復自性、恢複清淨心這樣而已。
  • 用直觀來感覺,是不是欲望與煩惱變少?
  請先了解自己的修行動機再來找對應法門
  • 先問問自己,我學佛的動機、發心,是為了什麼?那你就選這樣的路走,你就可以到達。
  • 希望達到世間一切的圓滿,走的就是人天善法的道路。
  • 想求的是「智慧」與「煩惱解脫」,亦即解脫煩惱的智慧,是我要求的。
  • 再來是能超度至親好友的術。
尋找師父
  • 師父的選擇也有基本的條件,譬如他一定要持戒清淨,他一定是禪定成就,他要有見空性的般若智慧,除此之外,還要有大悲心,這些都是最基本好老師的條件,我們可以依照這些條件來找跟我們有宿世因緣的老師。
  • 我們一旦選定老師之後,很重要的,就看我們對這位老師這個法門有沒有清淨的信心和至誠的恭敬心。這兩點是我們這一世能不能修行成就最主要的關鍵。
  • 老師能不能讓我有信心與起恭敬心?看來這是要去了解老師的德性能不能讓我佩服?

 

文章標籤

bigmur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